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a型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中任一亚型引起的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感染和/或疾病综合征[1]。其病原通常称为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病毒基因组由8个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组成,编码至少10种病毒蛋白。意大利的perroncito于1878年首次详细的报道了禽类暴发类似禽流感的疾病,当时称为鸡瘟,于1955年最终证实该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发的[1,2]。根据a型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基酸酶(neuraminidase,na)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不同的亚型,目前已发现有16种ha亚型和9种na亚型[1-3]。禽流感病毒除依据抗原性分类外,还根据其致病性强弱,又有高致病力和低致病力禽流感之分[4]。迄今为止,所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均由h5和h7亚型毒株所引发的[2];而家禽中暴发的低致病力禽流感有h5、h7和h9亚型,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为h9n2aiv。
h9n2aiv于1966年由homme等首次从北美暴发禽流感的火鸡群中分离到[5],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该病毒仅限于部分地区局部流行,危害不大。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h9n2aiv在亚洲地区广泛流行,并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地,目前该病毒已在欧州、亚州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家禽中发展为地方流行,给当地的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6]。我国自1994年首次从鸡群中分离到h9n2aiv以来,该病毒一直在我国的家禽中流行和传播,目前已发展为地方流行,给我国的养禽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6-8]。此外,h9n2aiv除了感染家禽外,还可以感染猪和人,并且为感染人的h5n1和h7n9aiv提供了6个内部基因片段[7,8],因而h9n2aiv所诱发的公共卫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疫苗接种是当前我国针对h9n2aiv所采取的最普遍的防控手段,而在疫苗的免疫选择压力下h9n2aiv也在不断的发生重组和变异,这不仅给家禽中疫病的防控造成了困难,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对h9n2aiv的流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搞清其遗传进化特点,不仅有利于家禽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文拟对一株从发病鸡中分离到的h9n2aiv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这将为h9n2ai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试验数据。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小鼠模型来评价h9n2aiv对哺乳动物的潜在致病性,这将有助于h9n2aiv的跨物种传播和致病机制的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目的及内容:
本研究主要是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j06株的全基因序列分析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主要内容有全基因测序、抗原性分析、对小鼠的致病性测定。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1通过全基因测序和构建遗传进化树来分析病毒nj06与已公布的h9n2aiv代表性毒株的亲缘关系。
2通过ha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比对来对nj06的抗原性进行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通过全基因测序和遗传进化树的构建揭示H9N2AIVNJ06株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H9N2AIV的亲缘关系,为揭示H9N2AIV的遗传进化规律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3月2015年4月:
h9n2aiv的全基因扩增和测序。
2015年4月5月: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