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实验开题报告

 2023-02-10 0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 课题研究意义

阿米卡星是一种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上对于阿米卡星的给药,大多数采用的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的方法。阿米卡星对于肠道菌群的感染有非常好的疗效,但是阿米卡星非口服途径给药后的药量90%以上是不能进入到消化系统发挥药效的,对于机体肠道内细菌的感染不能取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的,因此治疗肠道内细菌感染最好采用口服方式给予阿米卡星。

但一般情况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给药后在成年动物体内的吸收效果很差,这其中包括牛、猪和鸟类。有报道表明,肠粘膜的破坏会增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肠道内的吸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 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明阿米卡星注射液在宠物临床上的安全用药范围和最佳治疗剂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达到科学规范用药。

2.2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实验方案

本试验系参考了国内、外与HPLC测定阿米卡星含量相关的文献,选用了适合于在兽医临床上使用的检测国产兽用阿米卡星注射液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方法,选择了8只健康成年的试验犬,按照10mg.kg-1的剂量单剂量对所有试验犬皮下注射阿米卡星注射液,并于注射阿米卡星之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液样品,按照本试验设选用的方法对采集的血液样品进行处理并测定血浆中阿米卡星的浓度,并运用3P97药物软件将所得到的阿米卡星的药-时曲线进行分析。

在试验采样期间,所有犬只正常饲养,不限制饮水。并在试验期间,严密观察各试验犬精神状态和临床反应,包括精神、饮欲、食欲以及排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

试验时,将所有试验犬称重后,按10 mgkg-1的给药剂量皮下注射硫酸阿米卡星,并分别于给药前0.5 h,给药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45 min、1 h、2 h、

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从颈静脉采集血液样本,每次约为2 mL,采集后所有血液样本,并迅速置于含有肝素抗凝的离心管中,于离心机里以4500 rmin-1的速度离心15 min,离心后吸取上层的血浆移入另一离心管中,放入-20℃待进行药代动力学测定。

3.2可行性分析

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一种,阿米卡星的检测方法多样,在已报道的与阿米卡星体内外浓度测定相关的分析方法中,在2000版的中国药典中规定对阿米卡星含量的测定采用微生物测定法,但由于阿米卡星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影响抗菌活性的物质,故微生物法反映的是阿米卡星和所有具有抗菌活性物质的总含量,但不是阿米卡星单一组分的含量,又由于其操作繁琐、试验周期长,所以在对阿米卡星的内在质量的测定中较少使用。

阿米卡星是将α-羟基-γ-氨基丁酸引入到卡那霉素A 的C-1位的氨基上而得到的,其具有极性强、水溶性大和无挥发性等特点,且缺少紫外吸收基团,因此采用紫外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阿米卡星在结构上具有活泼基团(氨基),因此可以利用阿米卡星这个分子结构特征,用衍生剂与阿米卡星进行衍生反应生成在紫外区间有吸收或有荧光的物质,这样就可采用紫外或荧光进行检测。美国药典(USP)[1]和欧洲药典(EP)[2]上已有记载采用HPLC测定阿米卡星的含量及其杂质。与经典的微生物测定法相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阿米卡星的测定更快速、准确、灵敏,且阿米卡星真实的含量更能客观地反映出来,因此,在测定阿米卡星在动物体内的代谢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势。

4. 研究创新点

本试验所选用的测定血浆内的阿米卡星浓度的高校液相分析方法能满足对阿米卡星的临床效果的评价要求,具有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的优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比较,阿米卡星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且患者或患畜通常也对阿米卡星有良好的耐受性,但这不能使临床医生忽视其毒副作用,比如其肾毒性、耳毒性以及神经肌肉阻滞等,而且阿米卡星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故其应用时一般均需要增加给药次数来提高其临床疗效,所以在临床上对于阿米卡星的毒副作用而引发的病例时有发生.

故本实验旨在讨论出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安全用药范围,及合理的临床给药方案并讨论其药代动力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