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cho-dg44-23g10,是一种抗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其可阻止tnfα与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阻断了tnfα的生物学活性,最终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破骨细胞激活,达到控制并缓解症状体征的目的。
近年来,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节段性肠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等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临床治疗也表现出很好的效果[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及基因工程的发展,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生物制药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
然而宿主细胞的产物表达水平、生产规模以及培养模式的局限阻碍了生物药物在中国市场的推广。
研究动物细胞培养工艺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培养基的利用率,降低细胞培养的成本,以消除或延缓培养过程中的底物限制和有毒产物抑制,从而实现高密度细胞培养,最终提高目的产品的得率。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 细胞复苏:以细胞系的原始培养基进行复苏2. 细胞驯化:将原始培养基与待试验培养基,按照75%:25%;50%:50%;25%:75%;0:100%逐步驯化。
3. 驯化到用100%目的培养基后,筛除活率及倍增时间不达标的培养基4. 细胞产量测试:4.1接种培养4.2第3天开始,取样计数活细胞数,细胞活率,监测培养液上清中葡萄糖含量,及时根据需要补加葡萄糖。
留取细胞上清以检测细胞表达量。
4. 研究创新点
1、与其他生物制药品种相似, 受制于体制与机制, 国内单抗产品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国内单抗产业尚处于导入期, 规模小,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产业规模; 同时国内的绝大多数生产厂家尚未掌握动物细胞抗体表达量与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核心技术。
2、并没有许多的文献报道商业化培养基实际应用中的筛选方法,给生产以指导意义。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 查阅相关文献,定好实验方案2015年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准备实验材料2015年11月上旬细胞复苏2015年11月中旬至12月细胞驯化2015年1月上旬 细胞产量测试2016年1月下旬 数据分析,论文撰写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