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抑藻放流区罗非鱼的食性特征初析开题报告

 2023-02-10 05: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为了养护资源或修复生态环境,政府制定了太湖以渔改水的生物调控措施,加大鲢、鳙放流数量和放流规格的同时,也投入了一定量的罗非鱼作为底层杂食性鱼类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水体常见的外来杂食性鱼类,而杂食性鱼类可以通过牧食和营养盐排泄影响浮游植物群落,放流这些品种可有效利用湖区水体中有机碎屑和底栖生物如螺、贝类等,对湖泊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群落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对提高鱼产量和抑制太湖蓝藻水华能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对调控鱼类结构小型化罗、单一化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控的同时提高湖泊渔业附加值。

通过对抑藻放流区的罗非鱼肠道内含物进行镜检分析,得出罗非鱼的食性概况,分析其食性结构,进而得出出罗非鱼在对湖泊抑藻方面起到的作用,为进一步增殖放流提供更加可行的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太湖抑藻放流区罗非鱼的食性特征研究内容:1. 不同季节罗非鱼前中后肠道内含物2. 不同年龄罗非鱼前中后肠道内含物3. 随捕罗非鱼湖段的水质特点,包括水温、pH、溶氧、透明度和浊度4. 捕捞罗非鱼的规格,包括年龄、体长、体重特点5. 捕捞湖段的藻类样本数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太湖抑藻放流区罗非鱼的食性特点,分析罗非鱼不同生长阶段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小型鱼虾类的利用并积累基础数据。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对鱼类食性的研究采取最传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肠含物镜检分析,其优点在于能够准确直观地反应鱼类所摄饵料的组成和分类特征。

1)单一指数如:出现频率、个数百分比、体积百分比、重量百分比2)综合性指数:相对重要性指数、优势指数、几何重要性指数gii3)图示法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前期准备:1. 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资料查阅2. 在太湖水域布置监测点,以便获取红鳍原鲌样 步骤:1.采样,生物学测定,解剖,记录鱼肠充塞度,固定肠道。

2.分段取出肠含物,镜检饵料组成,分析水样中的浮游生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肠道内含物镜检分析来确定罗非鱼的食性特点,进而推断罗非鱼在太湖抑藻放流区的生态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进度表时间 预期进展2015.9-2015.10 实验前期准备,资料的查找2015.9-2016.5(每月) 定期用网具采集罗非鱼,获得鱼类样本,进行体长、体重的测量,编号后解剖观察鱼肠的充塞情况,并记录数据2015.10-2016.5 运用肠含物镜检技术,进行实验,饵料组成、及其广度(即多样性)和摄食强度2015.9-2016.5 分析采样附近水域的水质,并测定各种浮游动物体长,以便回归计算浮游动物体重2015.10-2016.5 研究罗非鱼食物组成随规格(包括体长和体重)变动的特征2016.3-2016.5 分析实验数据2016.4-2016.5 撰写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