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杆菌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猪丹毒又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型、亚急性疹块型、慢性心内膜炎型[1]。该病呈世界性广泛分布,呈散发或流行性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影响欧洲、亚洲、澳洲和美洲大陆经济的一种重要疾病[2]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雨水冲刷土壤使土壤中的猪丹毒杆菌有机会扩大传染。吸血昆虫作为传播媒介,助长猪丹毒杆菌的传播,当猪体抵抗力减弱、细菌毒力增强也常引起内源性感染发病[3]。近年来随着 高热病和 腹泻病的肆虐,猪场防控的重点偏向了病毒病,忽略了猪丹毒的防疫[4]。然而,该病仍有死灰复燃的趋势,该病在不同规模的猪场时有发生,给猪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5]

猪丹毒杆菌的抗原构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己知在细胞璧上有耐热的粘肽和糖肽等类物质,它们具有型特异性,是血清型分类的基础[6]。猪丹毒杆菌生产各种酶,如:神经氨酸酶和透明质酸酶,已被认为参与细菌的致病性[7]。至今已有许多研究认为表面保护性抗原a(surface protein a spaa)蛋白对多种血清型的猪丹毒杆菌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8]。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spaa 是红斑丹毒丝菌的主要交叉保护性抗原[9]。western印迹和elisa检测结果表明,纯化后的天然spaa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是具有保护功能的完全抗原[10]。同时,spaa蛋白n端免疫保护区(n-terminal protective domain ofspaa,spaa-n)可以作为预防猪丹毒的亚单位疫苗,但spaa蛋白c端重复区域(c-terminal repeat region ofspaa,spaa-c)致病作用及其致病机理尚未清楚。而spaa通过其c端重复序列能够与枯草芽胞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脂磷壁酸(lta)结合,这暗示了lta-spaa复合物可能在红斑丹毒丝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9]。imada等用五个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的重组spaa蛋白建立elisa从而开发一种可靠的血清学测试方法,达到对猪丹毒杆菌抗体的检测目的[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1)猪丹毒杆菌表面保护性抗原a(surface protein a, spaa)的表达与鉴定(2)应用纯化的spaa蛋白建立检测猪丹毒杆菌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

研究内容:克隆猪丹毒杆菌spaa基因,并将spaa基因与pmd-19t质粒连接,对pet-28a和pmd-19t-spaa质粒进行双酶切,将spaa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连接,通过 pcr、双酶切鉴定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入受体菌bl21,经 iptg 诱导表达。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蛋白,western blot 鉴定表达产物。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并对其它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猪丹毒杆菌抗体的间接 elisa 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1 抗原蛋白的制备

1.1.1 spaa基因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项目以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hps感染为研究对象,选择tgf-β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深入系统阐明tgf-β信号通路在hps感染中的作用,探索tgf-β通路对hps清除减少的分子机制,具有很强的研究思路创新性,相关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项目在提出tgf-β1是形成感染关键环节假说的基础上,首先在体外培养的pk15上进行研究,然后采用猪体试验,验证tgf-β1对hps的致病作用。

一旦明确tgf-β1是hps致病的关键分子,将对有效防控该类疾病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