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抑菌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1 0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意义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对水产动物、畜禽和人类均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原菌[1],可引起多种水产动物的败血症和人类腹泻,给我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公共卫生隐患[2]。

恩诺沙星(encrofloxacin,en)为第三代的畜禽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3],由于其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和支原体有广谱的抗菌活性,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在水产疾病防治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该药物在20世纪90年代在水产领域的广泛应用,该药物的耐药性也逐渐出现。

本实验通过对a.h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耐药基因的检测,目的是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体外药效,为更合理的应用该药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水生动物疾病提供一定的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通过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耐药基因的检测,了解恩诺沙星体外抑菌效果,为嗜水气单胞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

2 研究内容针对26株流行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利用恩诺沙星在体外进行抑菌效果的检测。

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最小抑菌浓度(mic),利用分子学方法测定耐药基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试验以26株嗜水气单胞菌流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恩诺沙星对26株流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采用pcr方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基因。

2 实验方案2.1 药品以恩诺沙星作为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表进行试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耐药性是目前嗜水气单胞菌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本课题通过以恩诺沙星为代表的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外抑菌效果和耐药基因的检测,为进一步研究喹诺酮类药物临床治疗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为耐药性的研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9-2015.10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试验的方法、原理、技术路线。

制定研究方案。

2015.10-2015.11 完成恩诺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26株流行菌株体外抑菌浓度的测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